服饰制度

东汉明帝永平二年,官方发布“舆服令”,全面系统地规定了一套制度。

汉代的冕服等级森严,冕服包括上衣和下裳:上衣为形体宽松的大袖衣,下裳为宽大的长裙,上衣用黑中略带微红的玄色,下裳为绛红色;以衣裳上的章来体现等级差别,章为玄衣上所施的图案,可分为十二章纹,依次为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龙、华虫、宗彝、藻、火、粉米、黼、黻,各有特殊的含义,也是身份等级的标志,冕服施章不得僭越。

除了冕服,东汉定袍为朝服,袍为深衣制。袍服在式样上无多大区别,等级区别主要在于衣冠组绶与材料粗精和色彩配合上。一般来说,“红衣为上,青绿次之;吏卒衣黑,平民衣白”。

汉代仕宦平日燕居多服禅衣,禅衣即单衣。汉代普通男子多穿布襦短衣,其制大多紧身,袖口窄小;博士、儒生常服儒服。


女装

代表性流行单品: 留仙裙

妆容: 愁眉啼妆、慵懒妆

发型:堕马髻、垂髾

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

汉代妇女的礼服为深衣,深衣有曲裾和直裾之分,除深衣外,汉代妇女也常着襦裙等服饰。汉代妇女服饰无论曲裾还是直裾,样式都较规整,体现了汉代服饰凝重深沉的特点。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,也有长袍,裙子的样式很多,最有名的是“留仙裙”,通身紧窄,长可曳地,下摆一般呈喇叭状,行不露足。

当时女子流行“愁眉啼妆”的打扮。 所谓的“愁眉 ”是将眉毛画得细长而弯曲 , 眉梢向下 , 好似皱眉一般 ;而“啼妆”是在眼下涂上白粉,好像刚刚哭过似的。汉代盛行的眉式主要是长眉,汉武帝时宫中女子画八字眉,眉头部分稍微抬高,眉尾下压,其实也是长眉的一种形式。 受成帝宠爱的赵合德,最喜欢画的眉毛便是“远山眉”,将头发挽起,脸上只淡淡地画眉如远山般,再擦上薄薄的少许胭脂,显得慵懒娇柔,更增天生丽质的妩媚迷人。 这种淡妆便是有名的“慵懒妆”。 


男装

代表性流行单品: 直裾袍、曲裾袍

汉代以袍为礼服,款式以大袖为多而时人皆以之为贵。其袖口收缩紧小,称为祛,整个袖子则称之为袂。汉袍的领口与祛都绣以夔纹或方格纹装饰。领口为大襟斜领,衣襟开得很低,因此能够露出内衣。袍服的下摆为花边,或打一排密桐,或剪成月牙弯曲之状,并根据下摆形状分成曲据与直据,因而又形成曲据袍和直据袍两种。其中曲据袍西汉早期颇为流行,到东汉时渐趋衰落。直据袍亦出现于西汉,到了东汉则开始盛行起来,最终取代了曲据袍。

参考资料:

《古代化妆小史》

作者:周旭

《“汉服”的形制特征与审美意蕴研究》

作者:左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