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特征
裳有两种含义:广义的裳,可泛指一切下体之服,包括裤、裙及胫衣;狭义的裳,则专指一种围裳。与“上衣”相对,故有“下裳”的称谓。。《说文》:“常,下帬(qún,裙)也。裳,常或从‘衣’。”这说明裳就是裙。
历史轨迹
下裳是商周男女遮蔽下体的主要服装,。裳的作用不在于御寒,而在于遮羞。在商周时期,人们用于御寒的下体之服另有裤子,但那时的裤子仅仅是一种胫衣,只有裤管,没有裤裆,使用时套在双腿,隐私部位则无遮挡,所以要用裳来掩蔽。因为裳是紧贴下身的一种服装,故被视为卑亵之物。由于人们的隐私部位只有一件围裳遮挡,而裳的两边又被分开,留有缝隙,所以在平时的举止中要倍加注意。与此相关的礼俗还包括坐的姿势,古代最常见的坐法是跪坐。进入汉代,人们的下体之服得到了改善,一方面出现了有裆之裤,另一方面裳的前后两片被连属于一体,形成了裙。
文物实例
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唐代宝相花夹缬褶绢裙
资料参考:
《红裙妒杀石榴花——唐代女裙》
感谢中国数字科技馆的部分内容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