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特征
“裤”在古代被写作“绔”,或者“袴”。早期的裤子都被做成两只裤管,其形制与后世的套裤相似,上达于膝,下及于踝,着时套在胫上,以绳带系缚,又称为“胫衣”。可见,最初的裤子仅仅能遮护胫部,膝盖以上则完全赤露。穿这种裤子,外面须加其他服饰掩盖。所以,古人在绔的外面,又加一条围裙状服饰,即围裳。说明当时的裤子还不完备。
历史轨迹
北方少数民族的裤子比汉族完善得早,因为游牧少数民族穿着围裳无法跨骑。赵武灵王推行“ 胡服 骑射”之后,汉族人民也开始着长裤,最初仅用于军旅,后逐渐流传到民间。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裤子的盛行时期。这个时期百姓受北方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影响,喜爱穿长裤。裤的款式比较宽松,尤其是两个裤管,大多做得十分肥大,俗称大口裤。和大口裤相配用的上衣,通常做得比较紧身,名“褶”。辙和长裤穿在一起,在当时称为“袴褶”,这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服式。唐代男子的常服以袍衫为主,袍衫之内有长裤。妇女虽然喜爱穿裙,但裤子没有被废弃,尤其在胡服盛行时,都以着长裤为尚。明代妇女穿着的裤用锦缎为之,制为平口,上达于膝,下及于踝,穿着时以带系于胫。清代穿着套裤,因为其长度不限于膝下,也有遮覆于大腿者。除了套裤,普通的长裤在明清时依然存在,男女尊卑均可穿着,既可衬在袍衫之内,也可和襦袄相配用。至于着裙的妇女,则可穿在裙子之内。
文物实例
县营盘墓地出土的北朝百褶毛布裤子
资料参考:
《才知道,竟然是吐鲁番人发明了国内最早裤子》作者:薛金龙
感谢中国数字科技馆的部分内容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