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特征
古代下体之衣还有蔽膝。顾名思义,这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。《方言》:“蔽膝,江淮之间谓之棉,自关东西谓之蔽膝。”《说文》: “褘,蔽膝也。”《释名》:“韠,蔽也,所以蔽膝前也,妇人蔽膝亦如之。”与围裙不同的是,蔽膝稍窄,且要长到能“蔽膝”,用在衣裳制礼服上要求与帷裳下缘齐平。不直接系到腰上,而是拴到大带上作为一种装饰,可以用锦,也可皮革制成。按照沈从文的分析,商周乃至秦汉的蔽膝,长条形最下方一般为圆铲形。
历史轨迹
早在商周时期艺术作品中就有出现它的身影。殷墟妇好墓中就出土过着蔽膝的玉质人物坐像。到了汉代,基本所有的冠冕服制都已经成熟,而蔽膝作为一种礼仪配饰,一直存在于各种礼仪场合。
文物实例
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红素罗绣龙火二章蔽膝
资料参考:
《中国古代成人礼服饰研究》
作者:高颖
感谢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部分内容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