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特征

形制:上衣下裳制

褙子,又名背子、绰子。褙子在宋代女子服装中通常作为常服类的一种,在“汉服热”的现当代也较为常见此类款式。通常为上衣下裳制直领对襟、下摆两侧开高权的长上衣搭配抹胸或交领上襦,下身一般搭配褶裙。到了明代,多把大袖褙子称为披风。


1 两裾直垂,大多可长及膝

2直领对襟,两侧缝具有较高开衩

历史轨迹

北宋张择端所绘的风俗画《清明上河图》形象地展现了当时卞梁人民生活的繁荣景象。从画中可以看到各类民众所着衣裳不尽相同,服饰出现的种类较多其中,宋代褙子“这一服饰在《清明上河图》中出现的较多。各式各样的褙子如长褙子、短褙子、宽袖褙子、窄袖褙子等等。到了明代,大袖的褙子又被称之为披风,并且逐渐发展出水田衣等其他相近款式。

文物实例

资料参考:

  《中国人物画经典南宋卷》

作者:  中国画经典丛书编辑组

  《宋代汉族服饰研宄》

作者:  张蓓蓓

《宋代的服装风尚》

作者:  朱瑞熙

  《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历代服饰卷之辽金元》

作者:  常沙娜